客户端

请陈老师指点一下论证有效性分析,给我一个分数,点评一下

所在版块: 写作专区 2010-12-14 21:33 [复制链接] 查看: 135|回复: 1
<div id="p_tpc" class="c"></div>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<div class="f14" id="read_tpc"><!--<div style="width:18%;float:right;height:100%;border:1px solid #ccc;margin-top:0;"></div>-->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<div style="width:100%;height:100%;margin-top:0;"> &nbsp;<br />61.阅读以下文字,请分析其论证在概念、论证方法、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。600字左右。(30分)&nbsp;<br />有人提出,应当把“孝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,理由是,一个没有孝心、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,怎么能忠诚地为国家和社会尽职尽责呢?我不赞同这种观点。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,我们的思想意识怎么能停留在封建时代呢?选拔官员要考察其“德、勤、能、绩”,我赞同应当把“德”作为首要标准。然而,对一个官员来说最重要的是公德而不是私德。“孝”只是一种私德而已。选拔和评价官员,偏重私德而忽视公德,显然是舍本逐末。什么是公德?一言以蔽之,就是忠诚职守,在封建社会史忠于君主,现在则是忠于国家。自古道“忠孝难以两全”。岳飞抗击金兵,常年征战沙场,未能在母亲膝下尽孝,却成了千古传颂的英雄。反观《二十四孝》里的那些孝子,有哪个成就了名垂青史的功业?孔繁森撇下老母,远离家乡,公而忘私,殉职边疆,显然未尽孝道,但你能指责他是个不合格的官员吗?俗话说“人无完人”,如果在选拔官员中拘泥于小节而不注意大局,就会把许多胸怀鸿鹄之志的精英拒之门外,而让那些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占领领导岗位。&nbsp;<br />&nbsp;<br />&nbsp;<br /><font size="3"><font size="6"><font size="6">正文:&nbsp;<br /><div align="center">似是而非的论证</div> &nbsp;<br />&nbsp;<br /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 文章通过一系列存在问题的论据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:不应当把“孝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。认真分析不难发现,这样的结论是难以必然成立的,是值得商榷的。&nbsp;<br />&nbsp;<br /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 何为“孝”?“忠”和“孝”的本质矛盾吗?真有公德和私德之分?孝是对父母的一种敬意,油然心生。狭义的定义中,“孝”的对象仅仅是父母。但我们常说,国家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。把父母上升到国家的层面上,更易于我们理解“忠”和“孝”的本质, “忠”亦是“孝”,“孝”亦是“忠”,没有公德和私德之分,而且如出一辙。&nbsp;<br />&nbsp;<br /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 根据以上对“孝”和“忠”的探讨,公德和私德没有明显的界限,又如何探讨公德比私德更重要?不仅这个问题无法探讨,偏重私德而忽视公德,是舍本逐末的说法也是不成立的。因为两者非但不具不同性,其本质还具有一致性。&nbsp;<br />&nbsp;<br /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 未在母亲膝下尽孝,就不孝么?孝由心生,爱是一种特殊的物质,远在千里也可以感受得到。孝不受距离远近的限制,仅仅是由于孝心所发出的行动会受到距离的限制。但是由于距离的限制而无法发出孝的行动,就能否定这颗孝心么?非但不能否认岳飞、孔繁森的孝心,还要多加肯定。&nbsp;<br />&nbsp;<br /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 以“孝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,就会让那些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占领领导岗位么?之前的讨论,我们已经肯定了岳飞、孔繁森的孝心,如果其工作地点是在父母身边,那岂不就成了文中作者所指的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?这让人笑掉大牙的结论谁人能接受?以“小我”见“大我”,以“小孝”见“大孝”,这“大孝”亦为“忠”。 百善孝为先,选拔官员时,非但不能忽略,反要多加重视。&nbsp;<br />&nbsp;<br /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 以上一系列论证可以得出,不把“孝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是难以行得通的。&nbsp;<br />&nbsp;<br /> </font></font></font></div></div></div>         </th> </tr> <tr class="tr1 r_one">         <th style="vertical-align:bottom;border:0;padding:0px;">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七年止痒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10-12-15 10:55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<div id="p_2201529" class="c"></div>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<div class="f14" id="read_2201529"><!--<div style="width:18%;float:right;height:100%;border:1px solid #ccc;margin-top:0;"></div>-->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<div style="width:100%;height:100%;margin-top:0;">格式应该再规范一些,论证有效性分析主要是通过找出题干中的推理问题,质疑题干论证的有效性和结论的必然性,并不是和作者争论正确的观点应该是怎样。行文时尽量不要直接说出自己的明确观点,毕竟我们只需要驳论,不需要立论。比如,楼主在上文中第二段写道:“国家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”,这句话是常识错误,国家并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,我们才是国家(确切地说是政府)的衣食父母。呵呵,楼主的文笔还是很好的。相信你一定能在考场上拿到不错的分数。</div></div></div>         </th> </tr> <tr class="tr1 r_one">         <th style="vertical-align:bottom;border:0;padding:0px;">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

小黑屋|管理联考圈 ( 京ICP证030777号 )

GMT+8, 2023-6-1 07:59 , Processed in 0.152369 second(s), 3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